首页
研究所简介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人才队伍
学术动态
党建工作
联系我们
学校首页
News trends
新闻动态
查看更多
第十届青年地学论坛在合肥开幕 能源研究所王倩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能源研究所代表参与第七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我所教师参加2025中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大会暨新技术成果展
社会实践|我校探索常态化实践模式 师生赴廊坊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
我校师生参加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及地热青年论坛
2025.05.15
第十届青年地学论坛在合肥开幕 能源研究所王倩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2025年5月10日,第十届青年地学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盛大启幕。作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以"探索地球奥秘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百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出版机构的数百名专家学者齐聚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绘地球科学发展新图景。本届论坛采用"22+344+N"的多元交流模式,设置了22个主题、344个专题、4个论坛主旨报告、38个平行分会场。论坛围绕地...
2025.05.15
2025.05.08
能源研究所代表参与第七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能源研究所代表参与第七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聚焦地球科学前沿与可持续发展近日,以"面向未来的地球科学"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在沈阳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大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地质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徐星院士、俄罗斯科学院Didenko Aleksei院士等,以及全国地勘...
2025.05.08
2025.04.21
我所教师参加2025中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大会暨新技术成果展
4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能源部、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与运输产业管理部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大会暨新技术成果展”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以“技术创新引领我国油气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彭苏萍、舒印彪、谢玉洪、孙焕泉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等19位顶尖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
2025.04.21
2025.03.26
社会实践|我校探索常态化实践模式 师生赴廊坊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
3月22日,我校社会实践团队在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刘昭、校外指导教师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邢一飞带领下,赴廊坊地勘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及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是校团委和能源研究所对常态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探索。实践团队首站来到河北幔源地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企业技术团队就地热资源开发、温泉康养产业、智慧农业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双方还就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达成初步共识。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科...
2025.03.26
2025.01.15
我校师生参加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及地热青年论坛
1月3日至4日,第19届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此次盛会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会议汇聚了众多学术界泰斗,包括多吉、王成善、杨树锋、侯增谦、丁林、彭建兵、殷跃平、方小敏、唐菊兴等多位两院院士,以及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校长许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英、侯明才等校领导。会议还吸引...
2025.01.15
2025.01.08
我所3位教师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名单
近日,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公布了“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预发布名单,其中,能源研究所吴文盛、赵金辉、侯中帅3位教师入选高被引学者Top5%,分别为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地质学方向。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PCSI TOP1%共有学者3万人(基线值为31.016)、PCSI TOP5%共有学者8.9万人(基线值为10.297)。入选者同时满足近十年发文的作者总PCSI高于基线值,且符合条件论文不少于5篇,且至少有1篇...
2025.01.08
2025.01.06
能源研究所联合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浙江、安徽与地勘单位进行对接交流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与地勘单位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发展地热新质生产力,2024年12月28日至31日,我校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刘昭、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陈康一行2人分别赴浙江宁波、安徽合肥与地勘单位进行对接交流。29日上午,我校人员与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勘集团”)相关技术人员赴宁波市城市展览馆,分别参观了潮涌宁波、智造宁波及党史展厅,进行了“弘扬家国情怀、爱...
2025.01.06
2024.12.16
我所王倩助理研究员参与第二届煤地质学学科与煤系矿产资源研究前沿学术论坛
12月6日至8日,第二届煤地质学学科与煤系矿产资源研究前沿学术论坛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与会人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刘杰、副校长王华及全国高校、企事业单位、学术期刊编辑部和出版社等单位代表共计400余人。我校能源...
2024.12.16
Notice and announcement
通知公告
查看更多
12
2025.03
会议通知|第二届全国环境地学大会
环境地学是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深度融合的前沿交叉学科,以地球系统科学 理论为指导,聚焦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复合污染协同治理、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健康风险及重大灾害防控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作为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核心支撑学科,本领域肩负着破解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 难题,支撑"双碳"战略目标实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使命。面对全球气候变 化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与环境污染问题交织叠加的复...
12
2025.03
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年度项目申报通知
各有关单位、科研人员: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年度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原通知: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年度项目申报公告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kjjy/202502/t20250228_958622.html一、项目申报类别及条件(一)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二)青年项目:男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90年4月10日后出生),女性申请人年龄...
11
2025.03
【会议通知】中国地质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通知(第一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方案(2024-2030年)》和《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国地质学会立足百年积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聚焦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与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拟定于2025年9月在云南昆明召开中国地质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年会主题科技创新赋能找矿新突破,支撑国...
11
2025.03
2024年度校内项目结题通知
各相关校内项目负责人:近期准备开展2023年度在研校内项目的验收工作,现将工作要求和安排通知如下:1.青年项目研究周期为一年,预研项目研究周期为两年,项目执行期间达到结项要求后,随时可以到科技处成果科办理结项登记。项目原则上不接受延期申请,确有特殊情况者,可进行申请,最长仅可延期一年,逾期未结题将予以撤项清理。各类执行期结束和延期到期的项目需在2025年3月20前完成验收,到期未按要求验收的项目将被清理。项...
Research Findings
研究成果
查看更多
“数字金融助推石家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及对策研究”立项
2023年6月,实验室副主任刘义臣副研究员申报的石家庄市科技局2023年度软科学项目《数字金融助推石家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及对策研究》获批立项,该项目将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基于统计年鉴,构建数字金融评价指标和模型,进而研究数字金融与石家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动态耦合协调关系
2023-06-30
《河北南部二叠系过渡相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制》获批立项
我实验室喜获两项发明专利
京津冀一体化下河北中小制造企业云应用模式研究
《华北地区不同轮作制度下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物理保护和微生物调控机制》获批立项
2022年7月,我实验室韩亚博士,申请的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华北地区不同轮作制度下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物理保护和微生物调控机制》获批立项,本项目在华北地区的河北衡水的农田生态系统中采用原位尼龙网袋法,应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13C-NMR)、土壤有机碳物理分级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手段,研究多种秸秆的分解过程及其转化为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和物理保护调控机制;明确此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物理组分、有机碳化学组成之间耦合...
2023年06月30日
《区块链+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对策研究》立项
Published an article in international famous journals《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基于服务质量的云制造服务双向匹配模型
Party Construction
党建工作
查看更多
能源研究所党员干部线上参与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规范化培训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精准把握高校党建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全力叫响并建强学校“红耀双地”特色党建品牌,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依据校党委组织部的相关安排,学校科研党总支组织大家参与了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 “(线上)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规范化培训班暨党...
2025-04-29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